【知识卡片】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全文字数 | 3821
阅读时间 | 12 分钟
专栏小卡片
乡村旅游作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村民素质、带活乡村经济的重点产业,正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于2020年开始推出乡村旅游知识卡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先生担任专栏主持人,与大家共同探讨相关研究。
专栏主持人
宁志中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 总规划师
长期从事乡村旅游、土地利用与产业规划工作,主持省、县、乡不同尺度空间乡村旅游发展和项目规划20余项,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乡村旅游、乡村文化资源、旅游扶贫等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和国家社科基金。主编(著)《中国乡村地理》等著作7部,获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等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3次。
本文作者
王灵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等方面研究和实践工作。担任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旅游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旅游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及规划项目近百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
本文作者
马学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 规划师
主要从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相关工作。
知识点
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是以乡村的自然景观、聚落环境、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为基础,通过完善旅游配套和服务设施,以满足旅游者综合性、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为目的,而开发设计的具有亲自然性、参与性强、与农业农村密切结合等特征的一类专项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因旅游者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需求产生,是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结果。其本质特征是乡村性,具有乡村旅游资源“乡”“土”“农”的特点,体现在乡村区位、乡村空间、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根据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按照产品形态,乡村旅游产品可分为乡村民宿、农家乐(庄)、农业园(场)、乡村营地、乡村文博馆、文创工坊和习俗活动等类型。
1
乡村民宿类
概念
利用乡村民居等闲置资源,民居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代表方式
家庭旅馆、客栈、青年旅舍、乡村别墅和酒店式公寓。
适用对象
近郊乡村、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点和古村落等。
发展现状
我国民宿主要集中在浙江、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北方占有少量份额,其中,浙江省的民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依景区(点)建设,以景区(点)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空间分布多为同心圆式结构。国内民宿代表区域有浙江莫干山、江苏李家园村和桂林遇龙河国家旅游度假区等。
案例:莫干山民宿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截至2017年,民宿数量达420余家,总营业收入约7亿,有统计的税收约2500万元。
莫干山充分发挥地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区位优势,诗文、石刻、名人别墅等人文资源和一山、一湖、一溪等自然资源优势,以“裸心谷”民宿为建设契机,大力发展避暑度假旅游,重点拓展生态农业观光、文创体验和商务会展等旅游活动。
莫干山民宿
图片源于网络
2
农家乐(庄)类
概念
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田园观光、乡村休闲和乡村度假等体验的经营主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
代表形式
休闲农庄、度假山庄和乡村俱乐部等。
适用对象
位于城市郊区或景区周边,且交通通达性良好的乡村。
发展现状
我国农家乐兴起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规范于21世纪初,现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纵观我国农家乐发展历程,其具有速度快、分布广、类型多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家乐已达150万家,在全国35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农家乐性质示范点约占一半,主要分布在华北山区与黄河沿岸、华东沿海、华南沿海和四川盆地等地区。代表区域有四川五朵金花和浙江顾渚村等。
案例:四川五朵金花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含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和江家堰村5村。
五朵金花依托三圣街道区域悠久的蜀文化和300余年中华历史,以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为总体目标,通过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景观观景田园化、产业开发有文化等思路,大力发展康养度假、观光休闲旅游,兴办花、农、林等多主题农家乐,开展品农家菜、宿农家屋和体验农家生活等活动。
五朵金花
图片源于网络
3
农业园(场)类
概念
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将农(牧、渔)业生产与观光、瓜果采摘、牧事体验、渔猎体验和农(牧、渔)业科普等活动结合的特色产品。
代表形式
包括租赁农(牧)场、共享农(牧)场、果蔬采摘园、渔场、农艺园、农业博览园和葡萄酒庄园等。
适用对象
位于城市近郊,具备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条件的乡村。
发展现状
农业园(场)类产品始于80年代后期,城市周边、大型景区附近的乡村地区以当地特色为旅游资源,自发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截止至2017年,我国各类型农业园区3000多个,呈现出覆盖性与集中性的分布格局。较突出的园区有广东清远艾米农场、北京锦绣大地农业科技观光园和广西五彩田园等。
案例:广东清远艾米农场
位于广东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石湖村。
艾米农场通过整合农村闲置优质土地,接受乡村托管,标准化、规模化开垦田园、建筑小院,包括生态水稻区、私家菜园区、农家产品采摘区、山间溪流区、自然教育、中央厨房区和特色民宿区6个区域,是一个集农业生产、家庭农场、科普研学和乡村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农旅项目。
清远艾米农场
图片源于网络
4
乡村营地类
概念
依托乡村河流、溪谷、山地、森林和草原等自然资源和乡村较开阔的空间,以满足游客释放压力和寻求刺激的需求,开发的户外产品。
代表形式
乡村露营地、乡村拓展基(营)地和自驾车营地等。
适用对象
具有山地、森林、溪流等自然条件,交通通达性良好的乡村。
发展现状
乡村营地类产品处于发展阶段,兴起于90年代中期,多以学生、家庭为主的小型拓展活动为主。自2015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实施后,乡村营地类产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户外运动、素质拓展和农耕文化研学等项目快速增加。代表性发展区域有福建百松村户外拓展基地和浙江湖州云梦谷拓展营地等。
案例:百松村户外拓展基地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
利用乡村周边山地资源,将乡村旅游与户外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创新打造百松户外拓展基地,包括攀岩、射箭、高空项目、丛林真人CS和古迹穿越等项目,开展亲子户外运动休闲、青少年夏令营和企业团队拓展等特色活动。
百松村户外拓展基地
图片源于网络
5
乡村文博馆类
概念
以搜集、保存、陈列和展示农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俗、乡村文物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资源为主的场所。
代表形式
乡村历史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牧业博物馆和农业水利博物馆等。
适用对象
乡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的乡村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
发展现状
乡村文博馆类产品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自2013年习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理念提出以来,中国乡村文博馆类项目快速增加,是贴近生活、贴近农民和反映乡村文化的新型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至2020年7月,只山东一省乡村博物馆约210座。
案例:新场村农耕文化陈列馆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村镇新场村。
新场村农耕文化陈列馆以农耕文化研学为特色,深挖本地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以农作物、农具、农耕程序、节气和民居等展陈为主,开展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研学、农作物与节气研学和乡村牲畜介绍等。
新场村农耕文化陈列馆
图片源于网络
6
文创工坊类
概念
以农村本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以乡村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为目的的互动体验性经营场所。
代表项目
传统工艺坊、乡村文创体验店等。
适用对象
艺术村、民族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
发展现状
文创工坊类产品是新兴乡村旅游产品,自2015年,《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后,乡村文创工坊类旅游产品快速发展,乡村文化与互联网、书画、篆刻、雕塑、剪纸和瓷器等结合,产生多类型、多层次的乡村旅游项目。截止至2017年,全国共有140家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代表项目包括浙江新光村廿九间里和黑龙江津街口文创基地等。
案例:浙江新光村廿九间里
新光村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现存大屋十六幢,包括廿九间里、润德堂、敦睦堂、启明居、长庚居、儒丰居等。
2015年10月,成立廿九间里旅游创客基地,有书画创作、小酒吧、青创咖啡、智能交通、旅游农产品体验馆、地质科普馆、篆刻、剪纸和旗袍等。这里整合了旅游创客APP平台,打造“旅游+互联网+农业+创客”的“浦江模式”。
新光村廿九间里
图片源于网络
7
习俗活动类
概念
以乡村本土传统习俗、节庆和农(牧、渔)事等为主的体验性产品。
代表项目
包括乡土美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体育游艺、农耕、渔猎和牧事等体验活动。
适用对象
民族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
发展现状
习俗活动类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中的常规项目,但随着旅游装备科技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习俗活动类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多有创新,如声、光、电和立体投影技术等在节庆中运用。代表习俗活动类产品有广西阳朔漓江渔火节、贵州黔东南斗牛节、云南泼水节和内蒙古那达慕等。
案例:广西阳朔漓江渔火节
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流域。
阳朔县人民政府通过深入挖掘漓江流域渔家人夜间“渔火捕鱼”文化,创新开展“渔火节”,带动漓江沿岸渔村发展,是一个集观光、体验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节庆。
阳朔漓江渔火节
图片源于网络
END
参
考
文
献
1. 孙小贝.乡村旅游产品类型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42-43.
2. 胡容.关于乡愁与旅游产品开发的国内文献综述研究[J].度假旅游,2019(04):351+353.
3. 吴雅骊.广东环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5):131.
4. 陈裕鑫,谢镕键.三亚崖州乡村文化旅游的游客偏好及产品开发策略[J].特区经济,2020(07):127-132.
5. 蒋敬,张杰,朱洪端.绵竹年画村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12):116-117.
6.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典案例[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7. 干永福,刘锋.乡村旅游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8. 北京市旅游局.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图文:王灵恩、马学旺、宁志中
编辑:孙一休
专栏研讨
相关回顾
乡村治理
【知识卡片】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治理——来自主管部门干部的思考
乡村术语
乡村旅游
海外乡村
【海外乡村】当代乡村空间的认知、分析与建构——评《大都市时代的乡村法国》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
精准扶贫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